蜗牛文学>都市>大清巨鳄 > 第三二二章 两道旨意
    若是再加上元奇银行本身在下面府县的伙计掌柜,元奇团练,还有元奇兴建的众多安置村,元奇名下至少掌控着十万人,这简直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也不怪道光要在元奇资金紧张的处境下还摊派给元奇银行一千万两国债。

    可易知足这个元奇大掌柜,对于摊派给元奇的一千万两巨额国债,居然是只略微考虑就一口应承下来,而且还对朝廷发行国债极力支持,处处为朝廷考虑。

    林则徐今日陪着视察,话里话外,也是处处为元奇说话,只差拍着胸脯保证元奇绝对不会成为朝廷的祸患了。

    其实从元奇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不相信元奇有不轨之心,自出资金修建佛广铁路以供朝廷对铁路的考察,主动捐输巨额银两采买西洋火炮火枪给广东水师增强虎门防御,出兵协助水师磨刀洋围歼英夷,自费出兵跨海越省收复定海,再加上承接朝廷的一千万两国债,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显示的都是元奇对朝廷的耿耿忠心,哪里有半点不轨之心?

    要说唯一让朝廷不放心的,就是这一万元奇团练,可这一万团练也不是元奇自己要组建的,而是在林则徐和邓廷桢的极力督促下才组建起如此大规模的团练,怨得着人家元奇?

    这些事情,道光显然都清楚,可为何还是对元奇生出了戒心?问题出在哪里?团练大臣!易知足想做团练大臣,这是什么居心?这是想长期保存元奇团练,如此一支战力强横,规模不小,连八旗绿营都难以抗衡的地方武装,掌握在拥有雄厚资金的元奇手里,足以让朝廷寝食难安。

    想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声,道光对元奇起了戒心,元奇却又对朝廷忠心耿耿,他这个钦差的差事可就难做了,明日去河南团练大营,究竟该宣读哪一道圣旨?

    对于磨刀洋大捷和定海大捷,道光给了琦善两道嘉奖圣旨,着他相机行事,他当然清楚,所谓的相机行事,指的就是元奇对一千万国债的态度,承接国债,重赏!不承接,轻赏!

    如今元奇已经明确表态,承接国债,而且是诚心诚意,按理,他也没什么犹豫的,直接重赏便是,但道光对元奇的态度让他有些拿捏不定。

    他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陪他视察元奇,不是让他看什么西洋的奇技淫巧之技,而是让他看元奇的实力和能耐,隐讳的提点他,对于元奇,当以安抚为主,对于这一点,他心里明镜似的,但元奇野心勃勃,还要向江南发展,道光迟早会对元奇动手,到时候,只怕会迁怒他今日重赏元奇团练之举。

    但若是轻赏,也是不妥,这不仅牵扯到对广东水师的封赏,也关系到朝廷的威信和道光的圣誉,赏罚不明,可是大忌,只怕马上就会被道光训斥。两相权衡,还是先顾当前,以后的事情,谁说的清楚?

    两盏灯笼缓缓的移了过来,到的跟前,一个少女轻声道:“这边夜里凉阿玛的注意身子。”

    “阿玛知道。”琦善含笑道,这是他的掌上明珠——金玲,平素里他最为溺爱的小女儿,听闻他前来广州,苦苦央求着跟来开开眼界,他拗不过,只得带她随行,略微一顿,他接着道:“一晚上坐着见人说事,略微走动走动,权当是舒散下身子骨。”

    金玲笑盈盈的道:“女儿特意为阿玛熬了粳米粥,阿玛用点罢。”

    “这一说,还真有些饿了。”琦善说着话头一转,道:“阿玛这几日忙,稍稍缓几日,再带你出去逛逛这广州城。”

    “国事为重。”金玲一脸善解人意的道:“阿玛无须担心女儿。”

    有道是知女莫如父,琦善对于自己这个小女儿的秉性清楚不过,根本不是坐的住的性子,想了想,他才道:“广州有不少技艺高超的画师,尤其擅长画肖像画,阿玛找个画师来给你画几幅?”

    “谢阿玛。”金玲一脸欢喜的道:“女儿听说,西关有不少画店,专门为人画肖像,有个叫啉呱二世的画师,名气不小。”

    琦善笑道:“阿玛明日就着人将他请来,让他们给咱们叮当好好画几幅。”

    次日一早,易知足起身后,连早茶都没喝便急着赶往河南大营,琦善今日要去河南大营宣旨,他的预先赶去布置,对于接旨,他是一点都不懂,不过他并不担心,有伍长青在,伍秉鉴就算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一应注意事项肯定会叮嘱伍长青的。

    果然,等他赶到河南大营,伍长青已经在指挥着一众团勇们在忙着布置了,见他过来,伍长青迎上来埋怨道:“这也太仓促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