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文学>玄幻>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十三章 护君联盟传诸州(四更万字求支持)
    就拿诸牧守来说……

    在北方的那些刺史郡守中,韩馥、孔伷这些人,为何早早的就退出了角逐的舞台?实力不济或许是一个因素。

    但潜在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名士资本,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不敢与实力强大的人去抗争,越怕失去便越不敢涉险,最终反而迅速的失去了一切。

    反观袁绍,曹操等人虽然家室雄厚,但其骨子里却也都有一些潜在的流氓赌博习气,这个性格特征可以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敢于铤而走险的干上一票。

    亡命徒固然没有好下场,但在这个时代过度的惜身,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刘琦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总有要面对死亡的一天,且不论怎么死的,反正最后都是死,这是不可逃避的。

    当一个人思考过了死亡的意义,就不会去过分畏惧一些他原本很害怕的东西,也不会过于患得患失。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有的人只是在机械的演,有的人却想在谢幕之前,将他所扮演的角色演的更活灵活现,不留遗憾。

    直视过死亡与恐惧,反而可以更精彩的活下去。

    ……

    刘琦等人抵达秭归不久,襄阳那边,韩嵩已经写好了护君盟书,刘表随即下令将这盟书向各州各郡传布开来。

    在后世,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在汉朝,要将消息传往各郡各州,就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了。

    首先,汉朝没有印刷术,只有摹印和拓印之法,但这两种方法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制作文书,摹印主要用于做印绶签章,而拓印是为了保存先贤遗留的石刻之作,且对纸张的要求极高,用树皮、弊布等原材料制作的蔡侯纸,拓印出来的效果极差。

    目前汉朝最好的纸是左伯纸,其主要材料为桑皮,东汉时期商贸运转效率低下,并不通顺,因而材料调度很麻烦,各种手工业都是就地取材,哪里有材料就在哪里发展。

    齐鲁桑麻千亩,所以左伯纸的主产地,便是青州的临朐县。

    而后世的山东省,之所以是中国的传统造纸大省,也是从汉朝开始便有了这方面的工艺基础。

    所以在没有合适的工艺,也没有合适纸张的情况下,荆州只能靠人工手抄将这会盟文章复制送往各地。

    可想而知,这得需要多少文吏没日没夜的去埋头苦干。

    而且这种文章传递不能用简牍,传递的信使要传递成百上千的简牍,沉都沉死他。

    必须用丝织的缯书。

    缯书的成本较高,荆州府库也为此承担了不少的额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