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开始上菜,各式各样的小吃接连着摆到桌子上,很快就放不下了。

    宋应星抱怨道,“点着么多干嘛,浪费!”

    “浪费倒不至于,到时候打包带回去给你阿爸阿妈吃,彪子伤的是腿,喝粥应该也没问题。”其实哪一样给宋应彪吃都不成问题,本地菜不是那种强刺激的咸、辣口味,偏向清淡香甜,受众相对来说会广泛一些。

    把她爱吃的蟹黄壳摆过去,周扬说,“你尝尝这个,你应该爱吃。”

    宋应星噗呲一声笑开,说道,“只要是花钱的,我都爱吃。”

    她远没有周扬印象中的那种挑嘴难伺候,甚至对小笼包也中意的很,这是周扬没想到的。

    不过也不难理解,随即周扬恍然,眼前的宋应彩还不是上了大学见了世面的新时代女青年,还没见过花花世界的美好,甚至对她来说,卖茶鸡蛋时剩下的小蛋、破蛋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见她吃得香,周扬把小笼包也推过去,“慢慢来,别着急!”

    “你也吃,别光看我吃,怪不好意思的!”嘴上这么说,动作却一点也不慢,显然对她来说,桌子上的东西当得真香两个字。

    “我不太饿,真的,中午还吃了一大坨牛腱子肉!”

    他说的庸俗,宋应彩擦擦嘴,眼角含怒,没好气的嘟囔道,“哪有用坨形容肉的!”

    越想越恶心,再加上她的饭量小又吃得急,竟出奇的有了几分饱腹感。

    “你吃你的,我真不太饿,另外我也不太喜欢这种清淡的东西。”他一直是重口味,讲究的事咸中得味,尤其中意咸、香和辛辣的东西。

    大概上小笼包也好,蟹黄壳也罢,不加点蒜泥醋汁儿香菜末是没什么吃头儿的,就好比六分熟带血筋儿的牛排不加卤汁和辣椒油。

    为了表明他真的不太喜欢,还特意把身前的盘碟挪到宋应彩和许大志前边,许大志倒是好胃口,对吃的一向是来者不拒,只要能填饱肚子的都不嫌弃。

    宋应彩想了想说道,“我去看看,店里是有酱油和米醋的,只是一般没人用,这才没摆到桌子上,我去给你拿!”

    他当然不相信宋应彩说的话,酱油米醋辣椒油不摆放到桌子上,固然有本地人淡口味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节约成本。

    这些佐料都是真金白银来的,又不另收费,真遇上较劲儿的吃客,糟践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关键的是怕这些瓶瓶罐罐不翼而飞,这也不是多新奇的事。

    这年头谁家里还没有几个从餐馆顺来的盆碗罐碟儿,几个月才下一趟馆子,龙肝凤胆山珍海味消化消化也都变成茅坑里的腌臜了,怎么能不留下点容易保存的纪念品?没有点收获不是太可惜了?

    而且家里的纪念品多,大概上一定程度能显示生活条件,顺来的东西多,必然是下馆子的次数多,这里边存在着不必然的关联。

    当然这个年代的社会环境整体上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但也不是如童话一般的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