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孟在几个不起眼的地方活动了一把,最后圣旨下来,果然以守城名义派到青州守矿的是淮北侯府的人。

    元孟听着淮北侯世子的名字,想起他的夫人原是定海侯府的女儿,这一世同宋灯还有些交情,不知道她会不会高兴?

    淮北侯府领着十万大军,充当北川与中原间的最后一道防线,此次前往青州,领兵的是世子,带了三万人,剩下七万人继续同淮北侯守在关隘。

    可别小看这三万人,要知道这次与鞑靼作战的大军说是五十万,其实只有三四十万人,里边还不乏年老体弱亦或尚未长成的稚子,都是家中再无他人,被强行充了兵丁。同这样的四十万人相比,淮北侯府的三万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正值青壮之年,平日也训练有素,能守在青州,着实让元孟松了一口气。

    蔺九见元孟心情难得放松,也知办成这桩大事让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偏偏这时,又有另一桩麻烦事找上门来。

    于暮春想见殿下一面。

    蔺九其实看不大懂这位于姑娘。

    最开始,元孟待她不能说是不特殊,冒着被成王与三皇子敌视的风险去结识这位于阁老家的姑娘。见面时从不轻佻,只含笑听她倾诉那些蔺九眼中小的不能再小的麻烦,再一一教她化解的方法。元孟还将身手最好的元七留下来暗中保护她,也不向她邀功,只教她如果想见他应该如何传递消息。

    利用一个人是怎样的呢?利用一个人便该暗着与她来往,这样便不用去承担那些坏处,再用花言巧语迷惑人心,却丁点实事不做。

    所以蔺九一眼便看出,殿下是真心的。他那时想,于姑娘花容月貌,又心如赤子,同殿下最是般配。

    后来他发现,原来这位于姑娘有意中人,还同人订了婚。可架不住殿下喜欢,那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一步步走下去,福安公主便缠上了苏慕,于家主动提了退亲。眼见着在元孟的安慰与陪伴下,于姑娘慢慢放下了苏慕,眼里偶尔也有些倾慕的光彩,蔺九想,殿下这下能得偿所愿了吧?

    结果殿下便出手帮了苏慕一把,福安公主被关起来一年不能见人,苏家也不用再担心被迫娶了公主。

    于姑娘一下又变回了从前模样,时不时与苏慕见面。蔺九冷眼瞧着,觉得于姑娘这是对苏慕心怀愧疚,兼之确有情谊,无法真的就此撇下,对苏慕视而不见。

    蔺九当时想,于姑娘怕是不喜欢殿下,好在还有一位宋姑娘。蔺九的命是殿下救的,自然一心盼着殿下好,因此,他私下里还暗暗扇过自己一巴掌,只因当年发现宋姑娘每隔几日就去普照寺等待殿下时他曾轻慢地想过,宋姑娘虽对殿下有意,但心计太盛,手段过强,他是殿下也更喜欢天真浪漫的于姑娘。

    现在看来,天真浪漫不代表不会伤人,心有城府也不代表腹内藏奸,倒是他狗眼看人低了。

    现下再让他选,他倒觉得宋姑娘好,只是被殿下那样推拒一番,他开始担忧,兴许宋姑娘已经不喜欢殿下了。

    毕竟当日普照一别,殿下在宋姑娘身后没有瞧见,他隐在山林中却发现,宋姑娘走远了以后,才放下倔强神情,其实悄悄红了眼睛。

    他当时以为殿下对宋姑娘无意,于是只轻轻叹一句痴儿。现下看来,倒是殿下身在其中不自知,其实未必无意。发现这点以后,蔺九每每回想当日,都忍不住想,宋姑娘若是学着一点于姑娘,不是背过去掉眼泪,而是在殿下面前红眼睛,说不定事情就不一样了。

    可那样就不是宋姑娘了。

    蔺九愁归愁,在元孟出门赴约时仍旧像往常一样守在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