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文学>穿越>美人记 > 第406章 北昌行之九十四
    “他是这样,成天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的。”庄典史与江同知道,“先是放不下弟妹和侄子侄女们,我说让他只管去,家里有我帮他照应呢。这又放不下学里的学生们,拖来拖去的,可不误了。”说着,很替邵举人惋惜。

    邵举人或者是曾遭断腿之祸,性子极为恬淡洒脱,笑道,“咱们沙河县的县学,先时由大人出银出力,林教谕田训导他们一并用心用力,方有如今模样。”说着不由叹道,“咱们县,还是举人进士少啊,我若一走两三年,实在放心不下县学。再者,我那文章也还欠些火侯,我想着,即便去春闱,也是考个进士,既不负多年所学,待得回乡继续教学,也能多为县学尽一份心力。”

    庄典史虽大字不认得几个,但对邵举人这般志向是极为敬佩的,说着还与江同知道,“有件喜事一直想跟大人说,先时都没得机会来同大人说。我与邵老弟,做了回儿女亲家。”

    江同知闻言亦是满面欢喜,连忙问,“定的老几?”知道庄典史家儿子多。

    庄典史笑道,“我厚着脸皮给我家老三求的,难得邵老弟不嫌老三笨,也不大会念书。”

    邵举人笑道,“结亲原是为了两姓之好,再者,人品比学问更为重要,我看三郎很好,极稳重的孩子。”

    庄典史现在说起这亲事都是眉开眼笑的,听亲家公这般赞自家儿子,更是欢喜,笑道,“主要是在学里跟着老弟你念了几年书,识了些道理,不然,哪里有那小子的今日。”

    是何子衿听说这事亦是欢喜,听说两家已定过亲了,还是收拾出了一对比目佩,说是补送的定亲礼。又问成亲的日子,知是在年底,何子衿记下了,道,“那会儿我们不一定有空过去,算我们没空,也定要打发人去的。”

    庄典史深觉有面子,私下与邵亲家道,“咱们江大人,一家人都重情重义。”

    “是啊。”邵举人道,“如江大人这样的好官,都险有性命之忧,哎。”

    “放心吧,我看钦差一来,必能抓住那刺客的。”

    亲家二人都是县里有公差的人,不能久待,见江同知的确是好转了,在江家留一宿,第二日辞了江同知,回沙河县去了。

    虽然来访者不断,何老娘早不怎么急了,因为自家丫头早偷偷的告诉了她,阿念的伤并不要紧,只是装出个伤重模样,不然,怕刺客还会再来行刺。

    何老娘一听是装的,悠哉悠哉过日子了。只是,她老人家嘴巴实在不严,看着阿晔阿曦担心父亲,一不留神把事同阿晔阿曦说了,不过,何老娘不愧活了一把年岁的人啦。她老人家还是把阿念包装成一位智勇双全的好人来教导重外孙重外孙女的,何老娘还说,“做人得有心眼儿,我这告诉你们,你们可不准在外露了馅儿,要是有人问你们,你们爹伤的咋样啦,知道怎么说不?”

    阿晔很知道,“说还动不了呢。”

    阿曦这实诚人有些犹豫,“重阳哥、大宝哥也不能说实话么。”

    何老娘道,“要是重阳大宝儿问,你说好多了。要是外人问,你哭丧着脸说,还不能下床呢,知道不?”

    阿曦不知道哭丧个脸是个什么表情,何老娘很是教导了她一般,阿曦方恍然大悟,原来哭丧个脸,是要哭不哭的样子啊!于是,在曾外祖母的教导下,阿曦这实诚人都飞快的往影后方向发展了。

    随着阿念病情渐好,亲戚们总算是放下了心,该干啥干啥去了,其实,大人们心里都有数,只是不敢叫孩子们知道罢了。至于孩子们,阿晔阿曦是补何老娘泄露过消息的,好在,二人都会装个样儿,也没人会去怀疑孩子的话。

    阿念能下床遛达几步的时候,钦差队伍终于到了北昌府。

    阿念还跟着田巡抚一行去迎了钦差,田巡抚本来想江同知在家养伤的,江同知坚持自己伤势已是无碍,跟着一行人出迎钦差。阿念这装伤之事,原是没有瞒着朝云道长的,朝云道长身边,都是朝廷安排的人。所以,阿念认为,自己装伤之事,是没有瞒着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