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文学>修真>拣宝 > 第621章 宋代书法鼻祖
    “这是必然的事情。”王观赞同道:“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连皇帝都是傀儡,更加不用说什么皇后了。而且从这画也可以看出,她已经开始为自己登基称帝造势了。描绘圣像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各种祥瑞……”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观还是有些疑虑:“就算可以肯定画的是武则天,那么也不能确定不能薛稷画的呀。”

    “你呀,还是没有想透。”钱老轻笑道:“让你看字,不仅是让你思索文字的背景含意,更是让你注意字的本身。要知道画上的字,那可是佚名画家摹拓下来的……”

    “字的本身。”

    刹那间,王观恍然大悟,彻底明白过来:“如果能够肯定文字是薛稷的手笔,那么壁画自然就是他画的了。”

    其实这也算是书画鉴赏的一个基本要点,毕竟在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发生了一些改变,字和画已经完美的融为一体了。他们感觉书法字帖确实可以纯粹,但是单纯的一幅画,如果画上没有题诗题跋之类的文字,大家反而觉得不美。

    一个人画好画之后,就算画家本身不写字,但是求画的人肯定会另外找书法高手题字。久而久之,有画必有字,字画字画,就成为了一个专门的术语。那么画上的文字,自然也成为了鉴定真伪的重要辅证。

    不过由于陶老赠送的画上没有文字,王观一时没多想,自然就忽略了这点,现在在钱老的提醒下,这才惊觉薛稷本身是大书法家,他的文字很有特点,完全可以通过文字作为判断图画来历的依据。

    “还是钱老您想得通透啊。”王观笑叹道:“果然相比之下,我还很嫩。”

    “少拍马屁。”钱老摆手道:“薛稷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王观沉思起来,回忆道:“好像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世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感觉。”

    “那些是虚词。”钱老摇头道:“说点实际的。”

    “也是。”王观笑着说道:“说白了,就是薛稷用笔纤瘦,文字结构比较疏通,线条又十分的流畅,有一种劲练的感觉。”

    “嗯,你这是老生常谈。”钱老淡笑道:“我现在说点你不知道的。”

    “请钱老赐教。”王观闻声,连忙端正态度,认真的聆听起来。

    “有人评价说,薛稷的书法,其实是宋代书法的鼻祖。这话可能有些夸大,但是未尝没有几分道理。”钱老娓娓而谈:“比如说宋体字,长期以来,传说宋体字是秦桧创造,因为他是奸贼,所以大家干脆不提他的名字,直接称为宋体字。”

    “可是追本溯源,稍微做个对比,就可以知道宋体字与薛稷的书法是一脉相承下来的,相似度极高。而且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你应该知道吧?”

    钱老自问自答:“瘦金体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肤润洒脱的风神,其实就是由薛稷书法演化而成。明人评价赵佶书法,认为他是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

    “赵佶十分偏爱薛稷的书法,终生临摹,深得薛稷书法疏朗挺劲,骨气洞达,硬瘦刚硬的风采。他由薛稷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更是独步天下,自成一体。由于这种文字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称瘦金书。”钱老笑道:“所以现在才有人觉得,如果正本溯源,薛稷为宋体字的鼻祖应该当之无愧。”

    “确实有几分道理。”

    王观轻轻的点头,然后笑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同为初唐四大书法名家之一,薛稷的名气却不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