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文学>穿越>娇俏乳娘(百合ABO) > 129 她要回来了
    兴荣三年,二月。

    “二月江南多烟雨,南塘一夜涨春波,堤边游女最归晚,争引渔舟作棹歌。”这首出自前朝诗人的诗句把二月江南刻画的淋漓尽致。早春时节烟雨蒙蒙,河水一夜之间便涨了不少,游女们每日最晚回家,她们争相招呼着渔船唱着独特的歌谣。

    彼时的豫州城正如诗词描述的那般,城池披上了一层淡淡紫烟,河流穿城而过,粼粼波光把水面晕染成夺目的银白,蔓延至天边与天际融为一体。几艘渔船零散分布在江面上,在一片夺目白光中留下不起眼的影子。江南小调回荡在湖面上,向世人诠释着江南人家每日的平静祥和。

    不过这日,宁静很快就被一声突兀的巨响打破,随着第一声爆竹响起,如同引起了连锁反应,爆竹一声接着一声,劈里啪啦响彻震天。爆竹燃烧产生的浓烟滚滚升起,硫磺的味道让原本便披上了烟雨的豫州转而带上了莫名的硝烟之气。

    有道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距离姬墨舒回到豫州已经将近一月,临近年关。这一月姬墨舒都在忙着过年的大小事务,她把一捆爆竹绑在事先准备好的竹竿上,随着一声发力的嘶吼响起,下人们把沉重的竹竿举起绑在门前,如蛇盘般巨大的爆竹一圈接着一圈放下,绵延数尺长,颇为壮观。

    姬墨舒大喝一声让大家做好准备,她点燃引子,快速跑回姬夫人身边,与大伙一同激动的看着爆竹从末尾一路劈里啪啦往杆上爬去,最后“嘭”的一声,浓烟滚滚,巨大的响声震的心肝都在打颤。

    除夕是新年的开始,旧年的结束,相传在这一天会有牛鬼蛇神出来偷吃五谷杂粮,若不加以警示家中余粮都会被吃光。为了杜绝此类问题,老百姓便想方设法驱逐鬼怪,最先从敲锣打鼓开始,最后逐渐演变成最具战场气息的爆竹,人们不惜用汹涌的战意与火药去守护糊口粮食,久而久之便有了除夕夜放爆竹的风俗。

    庖厨早已升起了炊烟,下人们忙的不亦说乎,小姐发话了,今年府邸设宴,全府上下一块吃年夜饭,身为下人的他们能够跟着主子吃年夜饭本身已经是莫大的恩赐,更别说菜色丰富,每个人脸上就没有不挂着笑的。

    姬老爷也早早回来了,见姬墨舒把府中大小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老爷子浓密的眉毛微微舒展,总觉得这个女儿这次真的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故作成熟,看来出去一趟也并非都是祸。

    “爹,我已经安排好家宴,今年我们就自个儿吃年夜饭吧。”姬墨舒走过来,脸上带着些许忐忑,知道姬老爷还在为她离开的两年生气,她只能尽量做好些,争取谅解。

    “也好,做的不错。”姬老爷依旧维持着那份惯有的严厉,他静静点头,算作认可姬墨舒了。

    姬墨舒感到一阵欣喜,点头忙去了。

    傍晚时分,姬府后院褪去了宁静,热闹非凡。花灯发出明亮却不刺眼的暖黄色灯光,大大小小如星星之火,点燃了荷花池。两岸落下几缕过冬后的柽柳败絮,上面用细绳绑着许多婴儿拳头大小的灯笼,灯光闪烁,随风飘舞,漂亮非常。

    姬墨舒把年夜饭布置在荷花池的风雨亭中,因为天冷了,她干脆学起了京城的温火膳,支起了炉子,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围炉火锅,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直落守岁。当然,聊天指的是娘仨,姬老爷是难以参与母女三人的话题的,他自个儿躲在一边喝酒。

    “小渔最近书读的如何?”姬夫人问。

    “嗯,夫子已经开始课四书五经,不过我不大能理解一些道理,目前只是背诵。”小渔如实回答,半月前她便去翰林书院了,虽然本国规定坤泽不能读书,但规矩是表面的,暗地里什么都有,她和魏孝义一块,由魏夫子亲自教导。

    “刚开始读书都是从背诵开始的,理解可以稍微放一放,以后你的见闻上来了,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姬夫人夹了几口菜放在小渔碗里,“多吃点,看你瘦的,过年期间娘给你找几本带图的游人记事,读书也不能只读圣贤书,什么书都要读。”

    “谢谢干娘。”

    小渔依旧对关切表现的腼腆,姬墨舒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夹了一块羊肉烫熟放在姬夫人碗里,吐槽道,“娘,至于抓这么紧吗?打发一下日子就可以了,又不是考取功名。”

    说到读书其实她一肚子苦水,姬夫人什么都好,唯独学习会抓的很紧,近乎病态。还记得小时候小小年纪就不让她玩乐,闲暇时候就是读各种各样的书,读了还不行,还得背,背完了也不行,必须说出启发,就没有她娘想不出的折腾人的法子。现在换成了小渔被蹉跎,可怜的姑娘刚刚认字就被逼着读书。

    “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吗?舒儿,你这就不对了。”姬夫人斜睨着她,把姬墨舒看的哑口无言。见状,她又趁机教导,“小渔别听你姐的歪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修身摆在第一位,读书也就仅限于修身,剩下的都是次要的。”